
话说有一天早上,我们家7岁喜欢赖床的儿子突然一早爬起来,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自己做早饭,顺便还给全家烤了面包倒了牛奶。他爹感动得不要不要地问——“儿子,你缺钱花了?”
什么思想境界啊这个爹!
还是我儿子,深明大义地说:“爸爸,我觉得你天天早起送我们上学太辛苦了,今天让你多睡一会儿!”
这儿子!养值了!他爹立刻幸福感爆棚,瞬间就融化了!
嗯,顺便他还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平时发脾气大声吼和打儿子屁股的不文明行为。
生活不会给予孩子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但是,作为父母,你需要教给他的是——学会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养儿育女,虽然你的初衷是不图回报,但若是不小心养出了不知感恩的“白眼狼”,那么随便想想也会觉得晚景凄凉。
一、不知道感恩并不是特例
煽情的话说完了,看看专家怎么说,专家告诉我们——“不知感恩的孩子”并不是特例:
“鼓励孩子说谢谢和期望他们真正学会感恩,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的儿童发展专家Claire Lerner表示,“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父母教育计划“育儿之路”负责人Vicki Hoefle说:“尽管拥有一个5岁大的懂得表示感谢的孩子很棒,但事实上,如果孩子到了35岁仍然知道感恩,那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二、5个情景模拟教出会感恩的好孩子
下面,让我们用一些事例及其解决方法,告诉你如何培养懂得感恩的孩子——
你9岁的孩子写了一张长长的清单,告诉你:他“必须”拥有哪些玩具——而清单上的玩具数量已经达到28样了。

“愿意给予的东西”包括——
1、打扫他的房间;
2、帮你找到一家可以捐款的慈善机构;
3、帮助爸爸包装礼物;
4、帮助制作节日卡片……等等;
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诚实地告诉他,但是不要夸张,不要吓唬孩子——
比如,不要对孩子说:“爸爸可能要失业了哦,所以我们要少花钱。”这样说可能会让孩子过度担心你们的状况,孩子也会胡思乱想的。
你应该这样告诉他:“家里有些缺钱,不过日常生活仍会照旧。我们今年必须等一等,要到明年才可以出去玩,另外我们也要晚一些才能给你购买新的自行车。”
让孩子明白:人们送他礼物,是对他一种友好的表示。每次孩子收到礼物,都要向他指出送礼人付出的努力和显示的善意。
比如说,当同学送她一条自制的项链的时候,你要对孩子说:“哇!Lucy还记得你喜欢项链!看,她选了你最喜欢的颜色,也许这条项链花了她一小时的时间来制作(别人付出的努力)!她真是对你太好了。”
反复提醒孩子礼物的意义,能让孩子跳过“礼物的数量”,看到礼物真正的价值。
你5岁的孩子收到了阿姨送的毛绒手偶,然而她没有道谢,只是做了个鬼脸,抱怨说:“可是我想要芭比娃娃呀!”
“对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隐藏自己的负面感受、去保护别人的感受, 实在太难了。”Lerner说。
大一些的孩子会越做越好,但仍会经常说漏嘴。
所以,不要批评孩子的口无遮拦,对她说:“我知道你想要一个芭比娃娃,但是让我们想想看,我们能用毛绒手偶做些什么游戏呢?”
你也可以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感谢方式—— 同时化解孩子的“大实话”所带来的尴尬情形——你可以这样说:“哇,阿姨想得太周到了,是不是?阿姨记得你需要‘毛线手套’,所以送了这个毛绒手偶!”类似的玩笑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得到了一个礼物 ,但他已经有一个相同的玩具了,怎么办?你可以这样说:“哇,好酷,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哦!”
写下一些表示感谢的短句,当孩子收到礼物时教给他,比如“谢谢你,我非常喜欢这个。”他也可以挑选礼物的一个特点去夸奖——“这条毯子真是太柔软了。”
告诉他,也许他有可能会不喜欢别人送的礼物,但与此同时,也要让他知道:无论如何,都应该向别人表达感谢之情。提醒他——别人在尽力挑选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他。
当你看到孩子在收礼的时候有些失望时,你可以马上拍拍双手,说“多棒的礼物啊!”这句话可以及时提醒他回到“有礼貌模式”中来。
你根本没法带孩子出门购物,因为他会一直大哭大闹让你给他买各种东西。
出门购物之前,告诉孩子,你们要去商店,比如说,给他的表姐买一样礼物。“让孩子参与其中,”Lerner建议,“询问孩子,问他知不知道表姐喜欢什么,以及他认为应该给表姐买点什么。让他为给别人赠送礼物感到兴奋。”
与此同时,让他知道,你没办法给他买任何东西。如果孩子在商店里发脾气,你要这样告诉他:“我知道你什么都没得到会很难过,但这就是规则。现在,我真的需要你帮忙找找看,我们给表姐的礼物放在哪里。”
实话实说,“讲道理”很可能并不能让孩子马上停止哭喊,但你必须态度坚决。被他的哭喊打败只会教给他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他抱怨的时间够长,声音够大,他最后就一定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不要把和家人共度的时间都花在逛商店上,这样,你的孩子才不会把“得到东西”当成唯一的乐趣和消遣。
尽量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游泳池、攀岩馆……陪孩子玩耍也是一种礼物。你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一个信念是——拥有共同的宝贵经历比积攒玩具更让人兴奋。
当你女儿要求买东西,而你说“不行”的时候,她告诉你“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那个”,而且她还抱怨,说自己朋友的东西都比她的好。

对她的失望表示同情,同时要提醒孩子:事实上,有许多人都没法拥有像她那么多的东西。
怎样告诉她这些?最简单的办法是:带他参与公益活动和捐款——
让孩子见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我们往往尽力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看到穷人的生活……然而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拥有眼下的一切,是有多么的幸运。”Dale McGowan, 《难以置信的育儿法》一书作者这样说。
因此,下一次,当你看见无家可归的人,或者读到一则“求助新闻”的时候,你可以向孩子提问:“你认为那个人会在什么地方过夜呢?”或者“你能够想像没有家的感觉吗?”?
这样的问题能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不过,提问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你们永远会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那个地方叫做“家”。
你会感到惊讶,同时十分欣慰地发现:孩子时常会被打动,成为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